我属于森林 文/图:阿米

【我属于森林 文/图:阿米】

野生动物生态保育课题是这么的遥远也是这么地靠近……

很久很久以前,我们都属于森林……

曾几何时,我们步出热带雨林,进入钢骨森林,也把一些一直生活在森林的野生动物强行留在身边当宠物,或作为药物……

从小到大,说到动物,好像只有在动物园、书本,电视节目里各种国外才有的动物;而说到雨林,就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……

后来,一留意,才惊艳我们就生活在极其生态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区,森林就在不远处,只是,野生动物不会想见到人类,除非生态环境被破坏,为了觅食不得不”现身”……它们就在这么靠近但又远离我们的生活课题里。

 

而,阿米那一年的“一留意”是在2015年,在家乡大山脚的一次分享讲座里。彼时,我在寻找本土故事绘本创作的方向题材,所以家乡各座谈会都尽量去听听。也不去想大山脚这小镇会与野生动物保育有什么关联——这么远离阿米生活的课题。但,它却是这般靠近!来分享的”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(简称BSBCC)”创办人,亦被称“熊爸爸”的黄修德博士是阿米家乡中学学长。多年后,得知当中有个听众,后来也成了大山脚山里野生动物“眼镜食叶猴”的保育者,即阿米后来绘制的绘本”猴姐姐”,我们都是大山脚人。

听到熊爸爸的分享,惊艳我国有野生熊、而马来熊还是全世界最小的熊类,胸前拥有独一无二奶黄色胸斑(sun bear),内心好想把它绘制成绘本故事。只是,时间还未到,因为生活工作,阿米得离乡到都市,这想法被忙碌的生活搁置着。直到2018年决定辞职以投入更多时间绘画时,有了这个机会,就是与BSBCC合作画熊的插图,会去BSBCC四天,观察熊及寻找创作插图的灵感。

此乃时候到了,马上订购机票飞往BSBCC,就在那么远的沙巴山打根。熊爸爸学长接待我,四天在BSBCC听解说员诉说马来熊故事,它们的遭遇,44个熊的故事,听到一半已有不能承担感,就休息。看着中心著名的Mary(马来熊)特意来到我们所处瞭望台下,脸向着我们做日光浴,好像来与我打招呼……Mary因早期被当宠物,喂食人类食物造成它营养不良,並且与人类太过亲密的它也无法被野放。过后,跟着熊爸爸进入熊舍,沿着中心外围栏杆漫步,听他诉说中心的种种……内心逐渐产生了个概念,不只是画野生动物马来熊,亦包括了这整个中心所执行的复育过程。《我属于森林》这绘本因此诞生了。

马来熊现为濒临绝种的动物, 数目比另一稀有动物-——人猿来得更少。

因为森林被破坏以及非法猎杀,还有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盛行,熊肉、熊胆及熊掌野味风,传统药物市场的高需求,熊宝宝被当宠物来饲养。

阿米相信图的力量,而有图与文的绘本更是有着满满的能力,可以散发四方。

绘本是亲子共读,让小小读者知道自己国土的故事,连带父母也会知晓,绘本亦可以老少适宜。阿米喜欢画画,就善用自己擅长方式参与了保育。如圣经一直要我们成为好管家,好好管理运用自己的才能,及拥有爱心,仁慈对待万物,才能实现圣经《创世记》1:26~:“神按祂的样式造人,使人管理海里的鱼,空中的鸟,地上的牲畜和全地,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。”

“我属于森林”绘本不只是绘图,后面还有真实的马来熊照片及整个复育过程,这些珍贵的资料与内容都会让大小朋友开了眼界,并学习尊重并珍爱生命。

阿米也特意在绘本最后蝴蝶页面里画上马来熊遇到了雄熊,并组织了家;在这热带雨林里,与犀鸟的共存生态里(犀鸟的巢有可能是马来熊挖的树洞),就这样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,为祝愿。

除了《我属于森林》,《猴姐姐》,阿米也有机会在南马踏足在半岛退潮后最大的海草床,观察海马,完成《一个海马的故事》绘本。

你说,野生动物生态保育会是那么遥远,还是就在你身旁?

 

分享:

发表评论